2022-03-07 12:02:44 玉溪华图考试网 http://yuxi.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距离教资考试只剩6天
时间短,知识多,赶紧背救命考点
图图今天和大家分享综合素质34个考点
背会这些,能保住基本分!
1.教育学中常考人物及主要观点
人名 |
国别 |
观点 |
夸美 纽斯 |
捷克 |
《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的开端,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即教育要遵循自身规律。 (2)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
洛克 |
英国 |
《教育漫话》:“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
卢梭 |
法国 |
《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顺其自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
康德 |
德国 |
《康德论教育》,首次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 |
裴斯泰 洛齐 |
瑞士 |
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教育目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要素教育论 |
赫尔巴特 |
德国 |
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要注重道德教育,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3)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
梅伊曼 |
德国 |
首次提岀“实验教育学” |
拉伊 |
德国 |
《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
杜威 |
美国 |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 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 论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 (3) 论课程与教学:“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4) 现代教育“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5) 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
凯洛夫 |
苏联 |
《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
马卡 连柯 |
苏联 |
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 |
杨贤江 |
中国 |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
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课题选择;(2)查找文献资料;(3)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5)资料的处理与分析;(6)研究报告的撰写;(7)课题结题。
发展动因 |
人物 |
观点 |
内发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
孟子 |
性善论 |
弗洛伊德 |
性本能 |
|
威尔逊 |
基因复制 |
|
格赛尔 |
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
|
高尔顿 |
《遗传的天才》 |
|
霍尔 |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
董仲舒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
|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 |
墨子 |
“素丝说”,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
荀子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化性起伪” |
|
洛克 |
“白板说” |
|
华生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
|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
辩证唯物主义 |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
发展规律 |
教育意义 |
|
1 |
顺序性 |
循序渐进 |
2 |
阶段性 |
针对性施教 |
3 |
不平衡性 |
抓关键期 |
4 |
互补性 |
长善救失 |
5 |
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 |
根据组织方式 |
分科课程 |
“六艺”教育 |
综合课程 |
科学 |
|
根据固有属性 |
学科课程 |
语数外 |
活动课程 |
综合实践活动课 |
|
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
必修课程 |
必须学习的课程,培养共性 |
选修课程 |
补充课程,培养特长,体现人性 |
|
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 |
显性课程 |
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 |
隐性课程 |
师生关系、学风、校风 |
|
根据课程任务 |
基础型研究 |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 |
拓展型研究 |
拓展学生知识能力、开拓视野 |
|
研究型课程 |
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
|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 管理的主体 |
国家课程 |
一级课程 |
地方课程 |
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 |
|
校本课程 |
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 |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