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17:28:24 玉溪华图考试网 http://yuxi.huatu.com/ 文章来源:玉溪华图
更多详情扫码关注
新经济催生新业态,新业态催生新痛点。伴随新经济崛起、新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消费维权的痛点也在发生着改变。中消协发布的《2021年网络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指出,2021年,网络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仍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部分商品和服务存在质量缺陷、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虚假宣传等8种情形。尤其是随着网络消费新业态的发展,不法网络交易经营者虚假宣传的表现更加多样化。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新的消费维权痛点其实昭示着下一步治理的方向。在广州,去年全市消委会受理直播带货的消费投诉增长了三倍多。与传统电商平台购物相比,短视频或社交平台等渠道的购物纠纷普遍面临主体难找、证据难寻、渠道不畅等困难。面对新的消费不公平问题,唯有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维权主张,方能补齐维权力量短板,提高消费维权工作效能,让消费者在公平消费中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今年1月,中消协在广泛征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确定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正是为了推动实现更有保障、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可持续的消费公平。
首先,须推动“科技向善”。随着平台经济的兴起,一些互联网企业用科技赢得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在侵犯着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消协应敦促企业经营者把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公平公正作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准则,坚守法律底线,创造用户价值,杜绝其利用技术优势、数据垄断进行消费歧视、实施强制交易、阻碍消费者维权。
其次,须强化新型监管。一方面,需要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形成协同监管的合力,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另一方面,需要强化社会共治,促使各个主体各司其职,强化平台企业和行业自律,让背离法治精神、违背商业道德的企业遭到市场淘汰。譬如,针对直播带货行业门槛低、消费投诉高涨的问题,应当努力推动相关主体行为规范化,强化内容生态治理和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容网络主播和相关企业挑战法律底线。
再次,须强化消费引导。消费者维权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与加强公平消费的倡导和引领密切相关。当广大消费者掌握了科学合理消费的知识,具备自主依法维护消费公平的意识和能力,全社会便能对消费不公现象形成强大监督力量。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强化消费公平的共识,消除消费领域的不公正,夯实消费公平的社会基础。
如今,消费维权行动的深入开展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日渐提升,正在倒逼网络平台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推动网络消费生态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随着消费维权的难点痛点不断被破解,广大消费者将拥有一个更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将进一步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