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14:45:24 玉溪华图考试网 http://yuxi.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详情
1、黔北高原,群山葱郁,赤水河奔腾蜿蜒;苗岭深处,芦笙悠扬,六冲河山歌欢唱。
2、“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从两岸青山中奔流直下的乌江,清澈如镜。
3、乘势而上再出发。
4、紫荆盛放,风采依然。
5、百折不挠,愈挫愈强。
6、“砥砺奋进廿五载 携手再上新征程”
7、砥砺濯磨十六载,潮平风正恰当时。
8、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
9、“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干工作,如果不从全局、整体去考虑,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顾此失彼,陷入捡了芝麻丢西瓜、补了东墙短西墙的困境。
10、“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11、从全局谋划一域,这是一种胸襟、眼界和格局。
12、同时还要认识到,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一域服务全局,通过局部的重点突破推动全局的整体提升。
13、有这样一个生动比喻:“一个合唱团,要做到异口同声,就得讲究一个主旋律、一种节奏。
14、新征程上,提高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强化“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使命担当,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积微成著,我们就一定能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奏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
15、奋斗的青春最亮丽,奋斗的青春最幸福。
16、黄河之水奔腾不息,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滋养了无数中华儿女,催生了众多优秀文化作品,激发出强烈的文化自信。
1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18、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把对亲人的爱推及邻人、推及百姓,乃至推及万物万类。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以“与天地精神往来”。
19、《中庸》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和”的核心精神,是相互承认、彼此尊重、和谐圆融。“和”的基础,在于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共同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
20、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认为不同因素相互融合才能产生万物,如果简单把相同的东西叠加,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还会使世界变得了无生机。
21、在《论语》中,孔子进一步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2、清代大臣张英劝诫家人礼让邻里,留下“六尺巷”的故事,体现出人际关系中以礼为先、以和为贵、以让为贤的行为风范。
23、《周易》提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等等,都把善与为人之本、安身立命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中国人崇德向善的美好追求。
24、人心和善是一种以“和合”价值理念为遵循的道德要求。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和合”的表述很多。《诗经》中就有“既和且平,依我磬声”的说法;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道家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法家主张“和合故能谐”;墨家主张“兼爱”“尚同”;等等。“和合”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价值理念。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点击查询: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职位库
国考礼包: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领取
笔试课程(面授):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笔试课程(网课):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扫码加群领资料-国考备考群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 | |
2023国考公告预约 | 用数据看国考 |
考试公告 | 国考倒计时 |
职位表下载 | 专业目录 | 考试流程 |
职位表检索系统 | 考试科目、题型题量 |
笔试试题及解析 | 历年职位分析 |
考试笔试辅导 | 考试QQ群 |
备战国考,多款资料任您选
(编辑:玉溪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