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15:23:36 玉溪华图考试网 http://yuxi.huatu.com/ 文章来源:玉溪华图
38.当前各种短视频APP非常火爆,在短视频APP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主播带你“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两分钟介绍一部短片,或是多个主播换汤不换药反复演绎同一个“老梗”,90%的内容还存在雷同、抄袭严重的情况,短视频正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的最新高发地带。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添加好友免费领取面试资料
参考解析: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短视频由于内容短小精悍、交流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但与此同时,其著作权侵权问题也接踵而来。我认为我们应尊重原创,对于抄袭行为旗帜鲜明地说“不”。
短视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如果内容反复抄袭,出现严重雷同的现象,那必然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一方面,使受众视觉疲劳,获取内容单一。短视频在大数据和算法的作用下,会向受众投放相似话题的视频,导致受众获取内容单一化、同质化,长此以往,也会限制多元化表达,局限了我们看世界的眼光。
另一方面,使原创作者的权利受到侵犯,不利于创新创作。短视频平台承载主体多元化,是大家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平台,如果原创内容被别人搬运、抄袭,不仅会使原创作者失去拍摄动力和信心,进一步限制短视频平台的发展,降低受众的信任度,更会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互联网环境中,短视频内容及拍摄手法抄袭严重,不仅仅是由于巧合,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视频传播者存在逐利心理或法律意识缺失。一方面,部分博主对流量的极限追逐,在内容创作层面去迎合算法,会挑选流量大的视频进行模仿甚至抄袭;另一方面,部分自媒体创作者缺乏著作权保护意识,抄袭而不自知也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产生。第二,短视频平台受经济利益驱使,默许甚至纵容侵权行为,主体责任缺失,针对侵权行为的监管措施和技术手段严重不到位,短视频人人都可以创作上传,没有门槛,且缺乏严格的人工审查环节;第三,短视频创作者的版权保护意识不够。侵权范围广,而侵权线索定位难、诉讼周期长、维权成本高,这些都给原创保护带来了更多挑战;第四,法律界定难,导致监管不到位。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但是对于短视频的原创性、抄袭界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一些博主借用影视解说打擦边球规避版权问题,导致监管难。
但短视频领域绝非法外之地,为了让广大受众可以观看到更多优质内容,我们还应共同努力来维护网络环境,具体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压实短视频平台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完善平台机制,在“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下,建立短视频二创授权机制。另一方面优化算法机制,加强对于短视频的内容审核,建立黑名单机制等来保护原创,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
第二,完善法律,加大对短视频平台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虽然我国在著作权、知识产权方面已有相关规定,但还需不断跟上时代步伐,进行更新和完善,制定相关细则,界定如何确认短视频侵权行为,以便进行监管和打击。
第三,加大对于保护原创精神的宣传引导。要想彻底整治剽窃现象,关键需要在文化氛围上转变,改变人们的观念,所以媒体等应发挥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对于理念创新且质量过硬的品牌应加大宣传,同时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加深对于原创保护的认同感。
最后,我相信,在这个时代,更需要尊重原创的价值,提高行业从业者核心竞争力,而短视频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应做好流量和质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