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3 10:47:45 玉溪华图考试网 http://yuxi.huatu.com/ 文章来源:玉溪华图
添加好友领取备考资料
试述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
【答题要点】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身心发展顺序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循序渐进,即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的选择。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师不要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对待学生。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所以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总之,教育是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但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