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13:58:02 玉溪华图考试网 http://yuxi.huatu.com/ 文章来源:玉溪华图
添加图图领取备考资料
【第七题】
根据你对“给定资料 5”中画线部分“有获得却无感”的认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
篇议论文。(50 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
晰,语言流畅;(4)不超过 1000 字。
【经典范文】
事必有因,缘何民众有得却无感?
华图在线申论组
2019 年,养老金、油电气、增值税等惠民政策密集推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切实增强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但有一些地方的惠民政策执
行却出现了“效果悖论”:工作没少花力气,群众也有获得,但就是感觉不强烈,甚至不会
心怀感激。这种“有获得却无感”的情况不但会损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使惠民政
策没办法彻底为百姓服务。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说到底,还是由于惠民政策没有
落实到位,无法传递给老百姓那种实实在在、直抵人心的获得感。
老百姓“有获得却无感”,主要是“不公平感”冲淡了“获得感”,这是政策落实不到
位的典型体现。有的地区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信息不透明,导致群众心存疑虑,总觉得优
惠政策中“有猫腻”,便宜了有关系的人;有的地区在政策执行中当“好好先生”,导致惠10
民政策成了大锅饭,没有体现精准的需求,更让老百姓觉得“不公平”。所有这些都是惠民
政策落实中所出现的偏差,最后就导致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周围的环境变好了,但群众就
是觉得不满意。这是我们在落实惠民政策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此外,之所以会“有获得却无感”,硬性执法成为不可回避一环。一直以来,党和中央
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倾注于民生的改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都体现出政府
的努力和诚意,然而,好的政策还需要好的执行来配合,为了达成考评要求而在落实中造假,
为了完成上级规定而在执行中机械、硬化等等问题比比皆是,这种执行中的硬化,除了是执
行方式不符合实际情况,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执法不被理解,没有做好与百姓的沟通和对接,
也自然得不到百姓认同。可见,真正的惠民不仅要从上层建筑上给予民生工作好的导向,也
要从基层和细微处做好工作,保证政策的落实和民众获得感的体认。
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民生政策的落实彰显政府治理的
人性化和民众对惠民政策的幸福感体认。惠民要站在群众视角,保证执行环节的公平性,避
免执法环节的机械性,以感同身受的方式,将民生政策落到实处,让政策直抵人心,让百姓
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编辑:玉溪华图)上一篇:25国考玉溪申论政治类范文6
下一篇:没有了